【讲座报道】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高端论坛(Séminaire francophone)第四十三讲:以文学的方式追述历史
2018年11月2日下午1时,法国作家、评论家、记者及编剧奥利维耶·盖兹(Olivier GUEZ)应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邀请在图书馆三层学术报告厅举办了名为“以文学的方式追述历史——探讨历史调查与文学虚构之间的关系”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车琳教授主持。
盖兹在讲座中主要讲述了他创作《魔鬼医生的消失》(La Disparition de Josef Mengele)的过程。该作品于2017年荣获法国雷诺多文学奖(le prix Renaudot),叙写了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医生门格勒(Josef Mengele)的战后逃亡生涯和心路历程。
作家着重介绍了该部作品创作准备过程的三个阶段。首先,必须决定作品将着重书写门格勒人生中的哪一个部分。门格勒医生的一生分为两大阶段:作为纳粹医生,他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杀害犹太人并以人体进行生物和医学实验,犯下滔天罪行;作为战争犯和逃亡者,他辗转躲藏于阿根廷、巴西和巴拉圭等拉美国家,逃脱追捕,生活充满跌宕起伏。盖兹对门格勒后半生更感兴趣,不仅因为门格勒的逃亡人生如同侦探与谍战故事般扣人心弦,还由于这个魔鬼医生在逃亡中复杂的心路历程更值得人们思索。虽然门格勒最后没有被捕获和审判,但是在长达三十年的逃亡生涯中经历了种种精神折磨,受到了生命自然历程的惩罚。
第二阶段是积累史实资料。他为创作此书搜集了大量文献档案,这些资料涉及门格勒本人、奥斯维辛集中营、纳粹医疗系统、地缘政治等诸多方面,以及德国、阿根廷、以色列等多个国家。此外,他为积累资料做了大量旅行考察,去门格勒曾经躲藏的南美各地亲身体验其逃亡生活。
第三阶段是文体选择。他认为当时有三种选择:史学著作、调查报告或是小说。由于涉及门格勒的档案涉及多个国家且很多尚未公开,因而很难将其创作为史学著作。盖兹先生认为调查报告惯常使用的第一人称会影响叙事节奏,所以放弃了这一选择。因此,他最终以小说这一文学体裁进行写作。
盖兹先生对于读者关注的史实与虚构之间关系的问题进行了阐释。他认为,在以文学的方式追述历史时,一方面,作者必须严格遵循史实,基于真实可信的史料进行创作,而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许多具体细节与场景难以知晓,作者在这方面可以进行想象,从而拥有创作空间,虚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足历史留下的空白。
最后,盖兹先生强调,他并非作为一名法国人来写一个德国故事,而是作为一个欧洲人来写一个欧洲故事。一战和二战使整个欧洲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社会学家与历史学家常常从社会的角度对此做出反思,而他则以个体的视角对欧洲文明进行反思。此外,门格勒的人生经历既是历史潮流的裹挟,也是个人意志的选择,二者的结合决定了个人命运,他的人生道路给后人留下了警示。
沈逸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