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4日下午3时,国家外国专家局聘请的高端外国专家、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前学生事务副校长、社会学与政治学院前院长、政治学教授让-米歇尔·德瓦勒(Jean-Michel De Waele)先生应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心邀请在图书馆四层学术报告厅举办了名为“欧洲民粹主义抬头是否值得担忧?”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副主任王鲲主持。
作为民粹主义问题研究的专家,德瓦勒先生首先简单回顾了民粹主义的历史,然后深入阐述了他对当今民粹主义的定义,并分析了当今民粹主义在西方兴起的原因,最后他对中国应该怎样理解与看待当今西方民粹主义提出了他的建议。
德瓦勒先生认为,在历史上总共涌现过四次民粹主义浪潮。第一次民粹主义浪潮兴起于19世纪的俄国;第二次民粹主义浪潮即20世纪20至30年代兴起的法西斯主义;第三次民粹主义浪潮以战后拉丁美洲的民粹主义为代表;而第四次民粹主义即当今西方面临的民粹主义,它的形式与内容非常多样化,法国极右翼领袖玛琳娜·勒庞、法国极左翼领袖让-吕克·梅朗雄、当今的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以及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多等等都是其代表人物。
德瓦勒先生说,政治学家们对民粹主义的定义不尽相同,而他本人首先用两个“不是”来定义民粹主义,即民粹主义不是一种意识形态或世界观,民粹主义也不是一种理论学说。他认为民粹主义的形式与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带有各国历史文化的烙印,并且它既可以属于左派也可以属于右派。
德瓦勒先生同时也认为,虽然民粹主义十分多样化,但是它们有两个共同的特点。首先,所有的民粹主义都将人分为平民与精英,认为平民都是诚实的而精英都是腐败的。民粹主义者们都声称自己是遭受苦难的平民阶层的代表,对抗的是腐朽的精英阶层。其次,民粹主义者所提供的解决方案都极为简单与直接,他们往往无视当今全球化时代各类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因此,民粹主义者都以弱势群体的代表自居,但其主张的解决方案带来的后果却往往与弱势群体的利益背道而驰,最终付出代价的也往往是弱势群体。
随后,德瓦勒先生分析了当今西方民粹主义兴起的原因。他认为,当今民粹主义兴起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化。他将全球化称为继民族革命和工业革命后的第三次革命。他认为,处于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介于旧时代与新时代之间。一方面,世界发展日新月异,各地联系日益紧密,一个“地球村”正在逐渐形成。另一方面,许多旧事物被打破的同时,许多新事物却尚未形成。全球化和所有革命一样,会产生胜利者与失败者。对于那些生活在大城市且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来说,全球化是一种机遇,而对那些生活在农村与小城市且并未受到过良好教育的人来说,全球化意味着失业。这些失败者往往会投票支持民粹主义政党。同时,由于新世界样貌的不确定性,即使是未受到全球化负面影响的地区与人们也易产生一种不安感,这就是为什么移民人口少、失业率低的地区往往会有更多的人投票支持极右翼势力的原因。总之,全球化带来的悲观主义是造成民粹主义兴起的主要原因。
此外,德瓦勒先生还认为,媒体也是西方民粹主义兴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媒体很少关注那些受全球化影响而陷入困境的底层人民的生活,这使得他们产生一种被遗弃感,被推向民粹主义。另一方面,电视、广播媒体在社会议题的讨论上有一种简单化倾向,严肃议题也逐渐被花边新闻所替代,而互联网的发展又极大地方便了仇恨言论以及假新闻的传播,这些都有利于民粹主义的壮大。
德瓦勒先生对中国应该怎样理解与看待当今西方民粹主义提出了他的建议。首先,他建议我们在分析研究西方民粹主义时分辨各种不同的民粹主义而不是将其作为一个笼统的概念,因为民粹主义不仅仅指极右翼势力,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反体制,也可以是建制派;其次,他建议中国应警惕西方民粹主义,认清民粹主义的实质,因为所有民粹主义都有两个共同观点,一是反对穆斯林移民,第二个就是反对中国,他们往往会通过宣扬中国威胁论来把中国树立为敌人,将中国指责为西方国家某些问题诸如失业等的来源。
最后,德瓦勒先生强调,我们在警惕民粹主义的同时不应害怕民粹主义,因为民粹主义的目的就是传播悲观与恐惧。他认为应该对全球化保持乐观主义的态度,因为全球化帮助中国以及许多亚洲国家极大地减少了贫困人口和文盲率,并且极大地撼动了西方的中心地位,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和多元化发展。因此他鼓励青年们承担起责任,拒绝民粹主义,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去。
(沈逸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