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态资讯 >> 正文

【讲座报道】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高端论坛(Séminaire francophone)第六十讲:艺术批评史概论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01-06 [来源]: [浏览次数]:

2019年12月10日下午,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外国专家、天主教鲁汶大学历史、艺术和考古学博士罗兰(Roland Scheiff)应邀在北外西院综合楼417教室做了题为《艺术批评史概论》的讲座。讲座由我院副院长谈佳副教授主持。

罗兰老师从几幅艺术作品入手,尤其对《使者》(Hans Holbein le Jeune,Les ambassadeurs,1533)一画进行了重点解读。他指出,画面底部的骷髅象征人类注定死亡的虚空,暗示了这幅画的真正含义。作为背景的帘幕则代表被掩盖的真相。由此,他提出,艺术批评是在欣赏艺术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观点和批评标准,对艺术现象进行描绘、分析和评价。

罗兰老师随后回顾了艺术批评在成为一门专业学科之前的几个时期。在中世纪之前的古典时代,艺术仅作为文章的附属品,用于描绘事物。而到中世纪时,艺术的理念往往与宗教联系在一起,比如宗教绘画,但其中的人物形象却并不写实。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开始出现复古的趋势,注重历史和批评教育。17世纪时形成了艺术批评的一些要素,比如对不同流派的拥护或批判,对艺术的等级划分和对当代艺术家的重视等。18世纪时,德国艺术史家约翰•约哈希姆•温克尔曼(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撰写了重要著作——《古典艺术史》(Histoire de l’art de l’Antiquité, 1764), 书中论及的艺术与当时的习俗和变革中的社会息息相关,他也因此被称作艺术史之父。

在18世纪,艺术批评正式诞生,出现了拉•丰特•德•圣耶恩(La Font de Saint-Yenne)等第一批艺术批评家。在出版市场的推动下,艺术学院定期组织各种艺术展览,艺术爱好者变身为艺术评论者。艺术批评家对卢浮宫沙龙的批评成为一种文学体裁,见诸杂志和报纸。然而不同于今天,当时的艺术作品具有很强的道德象征,常被用来教化民众,所以艺术批评常着眼于画作是否遵循某一体裁的规范。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狄德罗(Diderot)是一位有开创性的艺术批评家。他创作了九篇《沙龙》,发表在当时的杂志期刊上。作为沙龙艺术批评的创造者,他富有文学性的描述,使得许多无法参加艺术沙龙的人也能欣赏到艺术。他还改变了艺术批评的形式,在其中加入了个人审美,对19世纪的艺术沙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后来的文学批评都模仿狄德罗的风格。

19世纪是艺术批评的黄金时代。欧洲出现了大量杂志,免费且更新速度快,因而受到大众青睐。杂志日报上不同观点争鸣,不再局限于一家之言。罗兰老师指出,当时法国沙龙颇具影响力,成为欧洲各国模仿的对象,虽然欧洲艺术不应只研究法国,但是不能否认它的独创性。艺术批评也深受狄德罗的影响,评判一件艺术作品,不同的解读方式会得到不同的思考,艺术批评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体现了极大的创造性。

进入20世纪后,艺术批评趋于专业化,并逐渐具有科学性,评论家谈论更多的是创作技巧,其文学性则大大减弱。作家在评价艺术时往往被认为不够客观。

最后,罗兰老师用几个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分享了他的艺术体验,并与讲座听众进行了热烈互动,激发了大家对艺术本质的思考。

赵亦慧/供稿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