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友之家 >> 校友风采 >> 正文

【讲座报道】光与影的舞蹈—— “欧洲艺术传世经典赏析”讲座第八讲:印象派的前世今生(下)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6-12-09 [来源]: [浏览次数]:

        在11月4日这个初冬的午后,在灯光幽暗的阿语楼阶梯教室里,司徒双老师继续“印象派的前世今生”这一专题,将印象派的故事娓娓道来。

自莫奈的《日出印象》成名打出了“印象派”的名声,印象派开始发扬光大,新印象派(le néo-impressionisme)产生了。新印象派在创作思想上延续着印象派“强调光线和色彩所形成的视觉的效果”、“把握户外光色的奇妙变化”的特点,但技术上却有所革新。不同于旧印象派的某些主张,新印象派秉持“颜色分离”的理念。新印象派认为光色不够严谨科学,为保证颜色的鲜明和纯粹,他们反对在调色板上调色,主张直接使用颜料本身的颜色作画,让观众在观看画作时用自己的眼睛去进行视觉上的“调色”。

这一主张的理论依据来源于美国物理学家奥格登陆特做过的一个视觉实验。在圆盘上放两种色彩,圆盘旋转时观众对色彩的感觉比直接将两种颜色混合更鲜明。实验的结论是:单纯的色彩通过视觉混合后比色彩色素混合后的效果更鲜明。

司徒老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新印象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修拉(Georges Seurat 1859-1891)。

《阿斯涅尔浴场》

       修拉创造了点彩派(即“分色主义”)。他崇拜理论,对艺术和科学都兴趣浓厚,对光学探索研究达到一定高度,惯用色彩分割法。因此你会惊讶于他的“以点作画”。其中《大碗岛的周日下午》最能体现“新印象主义”绘画原理。

《大碗岛的周日下午》

       本画使用点彩画法,画面上大块对比强烈的明暗部分都是由上千个并列的互补色小笔触色点组成。前景是一大块暗绿色阴影,阳光直射之处是黄色与橙色的交互作用,与阴影中蓝色和更多颜色的交织形成了对比。小心翼翼的点彩使画面中没有明确的分界线,人物的衣服与环境颜色呼应,人物景色影影绰绰,朦朦胧胧。但是实际上绘画的主体之间界限分明,如镶嵌画一样有装饰特点。

司徒老师还介绍了另一位新印象派代表人物西涅克(Paul Signac1863-1935)。西涅克热爱科学、文学和政治,与修拉共同打下新印象派的理论基础,他是独立艺术家协会主席,鼓励年轻人在艺术上创新。在绘画上,相对于修拉密集的小点,西涅克更为豪放,他运用大笔点彩,放大后的点使画面显得不那么小气局限,画面效果也更为生动。

《圣托罗佩滋港》

《马赛港的入口》

       新印象派后还有后印象派。新印象派仅是绘画技术上对印象派进行了改革,本质上却还是对印象派的传承,而后印象派确是从本质上与印象派背道而驰。印象派想的是如何把客观的东西表现出来,看谁表现的好;而后印象派则是强调画家对所画之物的主观印象,不追求客观,更不求取悦他人。

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 1839-1906)。塞尚是现代艺术之父,他具有善良的性格,敏锐的目光,刻苦探索和艺术革新的精神。他认为印象派的缺陷在于绘画仅靠眼睛,缺乏思考,因此画作的持久性和坚固性不够。他认为思考是重要的,坚持将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经深思熟虑后,严肃地重新创造出来。

塞尚绘画的最大特点是他画面物体极富有体积感。他的静物画常常表达纯色彩和块面,展现出对构图的兴趣,具有冷峻的内在的精神气质。不同于印象派把握瞬息万变的光影,塞尚追求某种坚实感持久性、永恒性的形体。他善于运用色彩的冷暖转折,画风朴实简朴,明快结实,反对在绘画中表现情节。从塞尚开始,画家开始尝试通过绘画表现主观世界(以往都是是表现客观世界),在摄影术的出现对于艺术表现客观世界的冲击下,强调“我要表现我”和张扬主观个性的魅力。

《玩牌者》

《静物水果篮子》

《静物》

       新印象派的另一位著名代表人物——梵·高(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疯子一般的艺术天才,大家对他再熟悉不过了。其实梵高开始学画很晚。他出生于荷兰北部一个穷牧师的家庭,到巴黎闯荡却不得志,后来在他弟弟的资助下开始学画。但他以对宗教的虔诚、以作为宗教信徒的全部激情对待艺术,十年间画了800多幅画以派遣内心的苦闷,寻求安慰。

《夜间的露天咖啡馆》

       梵高有两大艺术特点。

其一是他的作品兼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在于,他的绘画题材有些反映了社会生活。这类作品的表现手法体现劳动人民质朴醇厚的性格,体现了他的世界观。浪漫主义在于,艺术是梵高个人内心的表现,表现了他内心深处的追求与渴望,强调了主观精神和个性特征。

《吃土豆的人》

       其二是其作品在现实的基础上兼有色彩的感情因素,这是梵高作品表现的重要手段,产生的独特效果表现出题材的倾向性。他通过色彩线条构图去表现画面主体,不受客观形式的束缚,重在抓住主体的运动和形式。

《画家在阿尔勒的床》

《星月夜》

《向日葵》

《一双鞋》

        讲座的最后司徒老师简单介绍了另外两位画家——保罗·高更(Paul Gauguin 1848-1903)和图卢兹·罗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 1836-1904)。

高更的画风给人原始朴素的感觉,单纯的平面化手法追寻诗意,弱化了细节,突出了装饰效果。他的作品与其个人经历有关,内容常常具有哲学意味。

《塔希提岛上的牧歌》

《塔希提岛的妇女》

《我们从哪儿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罗特列克是残疾人,他对下层人民有同情心,因此他的作品对象多为巴黎蒙马特一带的舞者、女伶等中下阶层人物。他擅长用富有个性的线条、略微夸张的手法在突出人物形象,展现表象背后现实的辛酸,写实而深刻。

《红磨坊的歌舞》

《正在谢幕的依薇特·吉贝尔》

       在本次讲座中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司徒老师说,想要了解艺术那就去多看、多思考、多感悟,而不是只看文字或者图片或者别人的评价。老师说她自己就是逛了一百多个博物馆,亲眼欣赏、亲身感悟,后来发现自己悟出的和书上写的差不多,自己也有小小的成就感。艺术归结为一个字——“美”,任何人都有接近它、了解它的权利。司徒老师认为艺术从来不应该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应当是普世教育、通识教育。感谢司徒双老师为我们带来系列讲座,让更多人得以了解艺术,喜欢艺术,发现美,欣赏美。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艺术的大门向所有人敞开着,欢迎着每一个或坚定、或踌躇地走向它的人。 

法语系学生 周清玥 / 供稿

法语系团学联宣传部 袁毓滢 / 责编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