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书北外 寄望后生
——记刘驯刚系友向法语系捐赠图书
2017年3月17日,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56级系友刘驯刚先生向法语系捐赠140本图书。法语系张昱源、胡琳、孙碧繁、裘子娇四位同学于当天下午拜访了刘驯刚系友。
刘老师1956年进入北外,是法语系招收的第四届本科生。他见证了法语系从建立初期的不甚完备,到如今实现飞跃发展的巨大变化。在与志愿者们交谈的过程中,刘老师回忆了自己当年在北外求学的经历,向同学们了解了法语系的发展状况,并亲切地询问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1956年到1959年,刘老师在北外法语系学习。1960年,因为突发的古巴革命和国家的需要,他被调往西班牙语系。虽然刘老师的法语学习生涯只有短短的三年,但谈到自己在法语系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学习法语的经历,还是曾经朝夕相伴的老师、同学,亦或是曾经上过课的教室的模样,刘老师都如数家珍。他回忆到,因为当时条件有限,同学们没有办法在学校听录音。为了练习听力,他们每周都会前往法国文化中心,一遍又一遍地看法国电影,也常常借原版法语书来提高阅读能力。时隔多年,记忆依旧清晰深刻,对于刘老师来说,这是人生中难忘而珍贵的一页。
刘驯刚老师还对正在学习法语的同学们进行了细心的叮嘱,他说:“学语言很难。虽然从表面看很简单,但一个语言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深层次的方面,却很难学习。在学校,一定要将基础打好。到了工作岗位,才能更好地运用。工作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还要记住,外语是一门工具,只学习外语是不够的。在大学,要学会多看、多学、多思、多想。”他还提到,在学习法语的同时,同学们也要注重英语的学习,更不能忘记汉语,三者要均衡发展;学习也要劳逸结合,既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同时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从刘驯刚老师的话中,我们受到了很多的启发。无论是老师捐赠给法语系的书籍,还是他对法语系学子的叮咛,都十分珍贵。祝愿刘老师身体健康,生活快乐!也希望法语系学子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延续前辈们认真、踏实的态度,为法语系增光添彩。
赠书目录
法语系《劲松》编辑部 裘子娇/供稿
201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