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专栏】简介
光阴似箭,北外法语系自1950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近70个春秋,培养了约4000名毕业生。校友们工作在世界各地,其中不乏各行各业的杰出人士:政府机构和国际组织里活跃着他们勤恳工作的身影,工商界、企业中有他们大展宏图的英姿,学术界也传播着北外法语系的桃李芬芳……无论身处世界上的哪一个角落,无论在哪个行业辛勤奉献,他们都是法语系和北外的骄傲!
从今天开始,法语系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将推出系列访谈《校友风采》。我们邀请您跟随法语系毕业生的脚步,一同走进他们多彩的工作与生活,了解他们与法语的邂逅故事,分享他们的人生感悟,聆听他们对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敬请期待!
(注:校友顺序不分先后)
法语系
二零一七年五月
翻开这六十年的《年华》
——访周立先校友
人物简介:
周立先,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1965级校友。毕业后曾在中国驻乍得、马达加斯加、比利时使馆商务处工作。原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下属的工业机械公司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招标公司总经理。
北京的秋天,天空澄澈碧蓝,金黄的银杏叶飘落一地。怀着忐忑的心情,我们来到了周立先校友所住的小区。周老亲自下楼来接我们,精神矍铄,笑容阳光,丝毫不像一个年近七十的老人。他热情地与我们握手,欢迎我们的到来。这一刻,紧张的心情不再,有的只是秋日里这份明媚的温暖。
上了楼,他的爱人刘佩梅女士正站在门厅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亲切地称呼她为刘奶奶。走进客厅,棕褐色的中式家具首先映入眼帘,下午的暖阳落在沙发上,静谧温暖。电视墙上挂着一副书法作品,俊秀飘逸,与客厅里的其他装饰相得益彰。这是周老自退休以来坚持学习书法三年半的成果。为了去上书法课,每周一、周四他都要开一个多小时的车,但即使这样也从来没有停止他学习书法的步伐。在他看来,写书法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充实了退休生活。
待我们落座,就惊喜地发现茶几上放着两本《年华》照片诗文集,这是夫妇两人退休后的作品,也是他俩送给我们的珍贵礼物。轻轻地翻开《年华》,几十年光阴一幕幕仿佛展现在我们眼前。
一、千金难买少年穷
书中有一张周老年轻时的照片,面庞清癯,鼻梁上架着一副笨重的眼镜,嘴角露出淡淡的腼腆的笑。还有一张照片,在绚烂的花海丛中,坐着一位年迈老人,穿着朴素的亚麻色衣服,阳光下微微眯起的眼睛似在亲切地笑,一双布满老茧的手放在膝上,这是他的母亲。
一九四六年周立先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村家庭,那样的时代与环境注定了他年少时便要承受许多苦难。更不幸地是,在他上初二时,父亲便因病去世。母亲用她那单薄的双肩支撑起家庭的重担,即使家徒四壁,也有远见地供他读书。在最困难的岁月里,母亲给予他温暖与支持。周老曾在《思念》这首诗中写道:“我要把我的思念留下,伴随着多少个日日夜夜,春夏秋冬,让它们呼唤着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名字:母亲、母亲、母亲”。在他的少年经历中有这样几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上学时,周立先每周都要回家拿下周要吃的咸菜,每趟要走53里的山路。这53里山路,对13岁的周立先来说,需要走整整一天。那时,读书的人很少,又没有同伴,母亲放心不下让儿子一个人走这么远的路,于是她每次都要送他一程。他们早晨动身,走了一里又一里,送了一程又一程,母亲一直把儿子送到一个名叫“胡家棚子”的地方才停下来,对他说:“孩子,还有一半的路程,路边又都有人家,你一个人慢慢走吧,你妹妹还在家等我呢。”此时往往已是中午,母亲拿出午饭,在那个困难年代,所谓的午饭只是缺油少盐的两碗野菜。母子俩吃完饭,母亲就站在高高的山岗上,一直望着儿子的身影消失在视野里才往回走。
由于家里十分贫穷,根本没有钱买衣服,周立先穿的都是母亲做的家织布衣服。不知有多少个夜晚,劳累了一天的母亲,在周立先和妹妹躺下入睡后,又架起小纺车,在小油灯下纺线。有时周立先一觉醒来,还能听到纺车的声音。为了一件衣服,为了孩子们上学穿的体面些,母亲不知在煤油灯下熬过多少个夜晚。
虽然生活贫困,但母亲总想尽办法让他们兄妹俩吃的稍微好一些。记得有一年年夜饭,母亲端上桌的是:一碗野菜、一碗苦草和一人一碗能照见人的米面糊糊,而最后端上来的却是一碗肉。周立先和妹妹看见有肉,非常高兴。吃着吃着,母亲问儿子:“立先,你知道这肉是怎么来的?”周立先说:“不知道。”“前几天,我捡到了一头人家扔掉的小死猪,拿回后把毛剃干净,再用盐腌了腌,今天我做给你们吃。”母亲接着说。三岁的妹妹不懂事,只管津津有味地吃着。周立先停下手中的筷子,看着母亲苦涩的笑脸,眼里含满了泪水,连声说:“好吃!好吃!”
岁月染白了母亲的黑发,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上也写满了沧桑,是它的日夜操劳,换来了周立先的破茧而出。对于周老而言,母亲是伟大的,她不仅给了他生命,还教给了他做人的道理:真诚和宽容。母亲朴实的精神影响了他一生。
年少时的回忆充满辛酸,但却成为周老宝贵的人生财富。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无论遇到怎样的逆境,周立先从不向困难低头,而是迎难而上。他还养成了一种良好心态,对于自己没有的东西从来不嫉妒、不着急,也从来不和别人攀比。同时,年少时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令他更加珍惜在北外的学习,他深深体会到: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二、北外的青春回忆
继续翻着手中的照片集,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跃入眼帘。照片的背景是一幅巨大的青年毛泽东画像,像前站着一群大学生,手拿小红书,身穿中山装,每个人昂首挺胸,若有所思。这是周老和他一九六五级法语一班的同窗们。
据周老回忆,当年的他用半截扁担挑着一床被子、一个脸盆、几件母亲做的家织布衣服、一双袜子就来北外上学了。至今他仍然怀念北外食堂的饭菜,对于一个中学时几乎整整五年没有吃饱饭的少年来说,北外可口的饭菜让他感觉每天如同过年一般。
那时的北京对于他来说是新鲜又陌生的。有一次他和几个农村同学约好逛逛北京城,于是就去坐公交。当时在农村坐车时都是先买票再坐车,可他们到了公交车站却发现没有售票处,怎么会这样呢?他们疑惑了好久,又不好意思问其他人,怕被笑话,只好悻悻地跑回北外问同学怎么坐公交。那时,周老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适应城里人的生活。但他坚信的是:尽管输在了起点,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一定不会输在终点。
和现在的青年人相比而言,周老的大学生活很特殊,他上了整整八年的大学。“文化大革命”荒废了青年学子的学业。在那个黑白颠倒的年代里,他没有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究竟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他呢?除了对党和国家非常质朴的感情以外,还因为周老十分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因此从不敢做特别过分和出格的事。
北外承载了周老太多美好的回忆。在这里,他收获了宝贵的同窗友谊。二零零七年八月八日,六五级法语一班全体同学同赴“世纪之约”,共聚一堂。昔日同窗青涩的面庞已留下岁月的雕刻,但那份同学情谊却因岁月的沉淀越发深厚。在这里,他收获了浪漫的爱情。当年他与佩梅女士牵手,并相扶相伴,直到白头。在刘奶奶的眼中,周老始终是最优秀的。正如刘奶奶《夫妻》那首诗中所写:“我的爱是折下自己的翅膀,送你高高飞翔。”鹣鲽情深,令人羡慕。在这里,他收获了丰富的学识。特别是北外严谨的学风让他获益匪浅。他感恩母校,没有在北外的学习,也就没有他如今的成绩。
三、工作的辉煌回忆
继续向后翻看照片,是许多周老工作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他戴着一副深色眼镜,右手执笔,左手紧紧按着合同,哗哗签下合同的瞬间,镜头见证了这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北外毕业后,周老被分配到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三十多年来始终从事国际贸易领域工作。在国外十年中,他曾在中国驻乍得、马达加斯加、比利时使馆商务处工作。在国内工作期间,他先后担任过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副总裁及下属的工业机械公司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招标公司总经理等职。在工作岗位上他始终尽心履职,力争把工作做好。
谈起工作经验,周老说他始终坚持“诚信守法、公平公正、服务周到”的原则,健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首先他严于律己,对员工约法三章。同时他对人真诚宽容,领导班子非常团结。
谈起工作经历,周老说最值得自豪的是他曾参与过我国很多大型项目的招标、采购和进口工作,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例如,大型电厂、水厂、污水处理厂、高速公路、铁路的招标和引进工作。尤其是高铁项目,这是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最引以自豪的成功典范。如今我国的高铁,无论是速度还是质量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谈起工作心态,周老说他在工作中一直顺其自然,争取把自己的事做好,始终保持良好心态。
对周老来说,他的理想是朴素的,那就是在工作岗位上把工作做好,但他的理想又是崇高的,因为他把所有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国家。周老感慨道,尽管年少时经历了很多苦难,但是很幸运,他赶上了新中国的成立,才有机会读书,也赶上了改革开放,才能把个人的力量融入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见证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同时,周老给青年学子提出一些建议:一要志存高远,树立远大理想,好好学习。二要脚踏实地,认真做好手头工作。三要多看书,看各种类型的书。比如经济方面的书,可以为自己进入职场打好基础。四要学会退一步。有时候吃亏也是好事。五要懂得坚持。就像练习书法一样,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下去。
四、丰富的退休生活
翻到照片的最后,是夫妇两人到世界各地旅游的照片。澳大利亚、新西兰、比利时、捷克、奥地利……那一个个美丽的国度,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退休后,周老和爱人喜欢去世界各地旅游。最令他俩印象深刻的便是沿着电影《音乐之声》与《茜茜公主》场景而进行的浪漫的东欧之旅。旅游中西方国家人们的生活节奏与高素质、别具一格的建筑以及沿途美丽的风景,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与美好回忆。除此之外,周老还有一些“时髦”的爱好,玩数独游戏、写博客、发微博、玩微信等。
从周老广泛的兴趣爱好与充实的退休生活中,我们感受到他积极的生活态度,感受到他那颗永远不老的心。他总是非常用心地去安排自己的退休生活,即使退休也没有停止学习,用刘奶奶的话说:“这叫做与时代同步!”或许这就是周老精神矍铄的原因吧。
一本厚厚的《年华》翻完,我们的采访也接近尾声。从阳台上的窗户俯瞰北京,鸟巢和水立方正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落日悄悄地为它们披上一层金色的光辉。周老的诗又一次回响在我的耳畔:“六十年的光阴啊,尽管已是从少年到白头,但我们无悔于岁月的给予,何况,我们正在迎来金色的晚秋。”
文/黄慧敏
(文章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友办)